日本音樂鬼才-喜多郎


重金屬           
西洋音樂              
華人音樂           
新世紀(純)音樂


   

千年女王電影主題曲 Angel Queen

     

黃鶯鶯- 絲綢之路國語版

        

絲綢之路純音樂版

 
        
 
喜多郎,原名高橋正則,喜多郎是他從前的綽號,跟一個日本當時的卡通角色有關。
  喜多郎生于1953年日本愛知縣豐橋的農家,高中時自學吉他並和朋友組成“信天翁”樂團。而后加入宮下富實夫創辦的 “FarEastFamilyBand”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1972年在德國遇見“TangerineDream”的KlausSchulze而感受到電子合成器的魔力。
  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于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著日本New Age音樂開路先鋒的獨特風格。
  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這種不同于西方音樂的東方魅力,使得kitaro從首部作品《天界》面世開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聽眾的肯定(當然很多人對于他的音樂比對他本人更為熟悉)。
  1978年,喜多郎作為獨立的音樂人開始了活動,發行第一枚唱片“天界”。1979年又發行了“大地”和“OASIS”。1980年喜多郎擔任了 NHK的節目《絲綢之路》的音樂製作,節目受到好評,喜多郎作的主題曲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成了喜多郎的代表作之一。同一年,他發行了作品集“絲綢之路1” 和“絲綢之路2”,表現時的現場錄音也獲得好評,喜多郎一下子走紅了。1981年發行唱片“敦煌”和“氣”,次年又在日本全國30個城市巡迴演出、並進行了亞洲巡迴演出,成為最早在台灣和大陸演出的日本音樂家。
  《絲綢之路》系列的推出以及佳作《敦煌》的面世,都讓國內的聽眾備感親切。對中國題材音樂如此情有獨鐘,難怪喜多郎先生一直堅持“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1980年喜多郎與美國GeffenRecords簽約,(他現下的唱片公司是DomoRecords),喜多郎的專輯正式進軍美國。1993年及 1997年,喜多郎完成了兩張原聲帶︰《天地》和《宋家皇朝》。前者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后者則贏得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在喜多郎的音樂生涯中,共被格萊美獎提名多次。從未接受過音樂方面的教育,甚至看不懂五線譜的喜多郎,從前用他自己的模式記錄音樂(有點類似圖畫),但他的確是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除了演奏吉他、貝絲、鍵盤、簫及許多其他的樂器之外,他還作曲、編曲、製作。
  喜多郎后來的風格和早期不同了,樂器的使用也更為廣泛,有人說少了早期的寧靜,但是,不論過去現下或是未來,不論曲風再怎么改變,喜多郎作曲的用心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是永遠不會變的。
沈浸在喜多郎的音樂宇宙裡,你就會發現自己猶如沉醉于自然萬物的流動韻律,只要閉目聆聽,便有意想不到的美妙天籟應運而生了。
如果此刻你正打開音響感受喜多郎,那么你發現流淌在你周身的音樂給你帶來什麼變化了嗎?請同樣好好感受這一次──自己的深呼吸……
附:
喜多郎歷年作品目錄(1978-1999)
§1 天界 1978
從音樂美學角度聽此碟 實在是一般,從音樂史學角度聽此碟 實在是偉大,它拉開了東方 new age 的序幕 打開了音樂的另一扇門。
§2 大地 1979
喜多郎在開拓著他的音樂大地,超前地音樂理念更新著人們欣賞音樂的思惟程式。
§3 綠洲 1979
合成器對于喜多郎來說 是怎樣的得心應手,聽過此碟誰都會明白,我想大部分的音樂人聽了喜多郎調製的合成器音色,都會汗顏 都會肅然起敬。
§4 絲綢之路1 1980
同名電視紀錄片的主題音樂,迷離飄渺的絲路被喜多郎用音樂再現,滄桑蒼涼的絲路被喜多郎用音樂再造。
§5 絲綢之路2 1980
絲路音樂使喜多郎在日本 東南亞名聲大噪,並引起世界樂壇的關注。
§6 IN PERSON 1980
珍奇地喜多郎第一張現場版唱片,收錄了1980年 9 18 在parco劇場的實況錄音。
§7 絲路交響樂 1980
交響樂演繹喜多郎的東方 new age 感覺會是什麼樣,倫敦樂團給出的答案是完美地讓人想哭。
§8 敦煌 1981
絲綢之路之三,有中國敦煌學家在聽過敦煌音樂后認為,只有對敦煌文化有深刻領悟的人才能寫出這種直擊心肺的力作。
§9 氣 1981
NHK特集 喜多郎&秀星 砂漠幻視行 配樂
§10 喜多郎的世界 1982
喜多郎自選精彩曲目
§11 千年女王 1982
同名卡通影片主題音樂,此碟中最醒耳的曲子 宇宙之愛 Cosmic Love,在現場演奏時 喜多郎會單獨使用一台合成器來演繹,一台合成器只用來演奏一首曲子 這在喜多郎的音樂會上是唯一的一例。
§12 天竺 1983
喜多郎20世紀70年代中期曾在印度流浪,此碟中的經典 喜多郎音樂會必演曲目 旅店 中的飄搖感覺,顯然來自于喜多郎的早年經歷。
§13 武道館現場 1983
1982日本巡迴之東京武道館現場實況
§14 飛雲 1983
專輯發行后 喜多郎進行了日本及東南亞巡迴,其間包括喜多郎首次中國行 中國/上海民眾體育館 1984 8 2
§15 亞細亞 1984
1983年亞洲巡迴現場版 也是飛雲的現場版
§16 西方 1985
專輯發行后 喜多郎就去了美國,此碟命名 西方 很是微妙,香港歌手梅艷芳演唱的似水流年,其原曲就是本碟中的 delight 是也。
§17 天空 1986
喜多郎進軍美國簽約格芬唱片公司,開始向全球發出自己的聲音,格芬唱片公司由美國著名音樂經紀人格芬創辦在全美很有影響力,1985年喜多郎與日本山口組老大的女兒生了一個孩子,天空中可以聽到的孩子的聲音,應該是做了父親的喜多郎其心態地變化在音樂中的自然反響,欣賞天空可以發現喜多郎曲風的轉變 旋律的流動性明顯加強,這張專輯的唱片封面攝影很是傳神 將喜多郎的超然氣質展露無遺。
§18 心靈之光 1987
喜多郎首度被格萊美提名的唱片,日光月光雙舞的精彩讓人過耳難忘,2004上海音樂會上演奏了深沉地心靈之光,卻被上海記者說成是新作夜之精靈,專輯發行后 喜多郎進行了首次北美地區巡迴,大獲好評。
§19 十年 1988
將喜多郎早期經典一網打盡 重新編曲做成雙cd唱片集合發行,這就是十年。
§20 古事紀 1990
一張里程碑式的超級大碟,喜多郎憑借 古事紀 奠定了其世界級音樂大師的地位,在全球受到樂評 樂迷的一致肯定,專輯曲目首首精彩 其中尤以 戀慕 響宴 最為動人。
§21 美國現場 1991
1990古事記世界巡迴之美國亞特蘭大福斯劇場現場實況,難以言傳的快意,走出錄音室的喜多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與他的七個朋友在現場把古事記演繹得氣象萬千,其中 matsuri 一曲中,純種的東方美感的旋律搭配強勁的密不透風的爵士鼓浪潮,中間穿插驚天地 泣鬼神的太鼓猛擊,效果催人心肺血脈沸騰久久無法平息。
§22 夢 1992
喜多郎與英國著名藝術搖滾樂隊 yes 主唱 jon anderson 合作的唱片,jon anderson 極富穿透力的聲音與喜多郎印象派的曲風結合得非常緊密,此碟是喜多郎作品中難得的一張演唱專輯,同時專輯中的多首曲子也是電影 十五少女飄流記 中的配樂。
§23 天與地 1993
同名電影主題音樂,獲得第51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音樂,天與地 是喜多郎的超級保留曲目,不可不聽。
§24 mandala 1994
古事記之后的又一張超級大碟,喜多郎成功的將搖滾音樂融入到自己的印象派風格中,讓人耳目一新,此碟中的 dance of sarasvati 梵舞 kokoro 心,已成為喜多郎重要的代表性曲目。
§25 an enchanted evening 1996
1994 mandala 世界巡迴之美國現場實錄,在現場喜多郎展現了一番空手入白刃的真功夫,他先后演奏了合成器 太鼓 電吉他 直笛 號角鑼叉,在演奏天與地時 喜多郎甚至變成了樂隊指揮,大師功力讓人嘆服,在這張現場唱片中 喜多郎強化了在 mandala 中的音樂實驗,mandala中澎湃的節奏在現場變得洶涌,mandala中咆哮的電吉它在現場變得暴烈,早期純淨的喜多郎此時變得面目全非,但卻展現出人性多層次的真實,這張唱片是喜多郎所有作品中音樂編配最複雜
也是最有激情的專輯,另外 電影 天與地 的主題曲在此碟中有完美的現場演繹,讓人心醉。
§26 世界和平組曲 1996
喜多郎改編的西方耶誕音樂和一些藝術歌曲,不知朋友們是否喜歡,在我聽來真是感覺無味。
§27 世界音樂風情錄 1996
用二胡演繹喜多郎的名曲,很有新鮮感,但喜多郎音樂中的神韻 二胡卻無從演繹,聽來別扭。
§28 大馬戲團 1997
喜多郎製作的同名音樂劇主題音樂,專輯中的 Strength 強勁的行動 在2002北京音樂會上演奏過,傳言當時 強勁的行動 樂音一起,很多手持贈票入場聽得昏昏欲睡的聽眾以為地震顯現。
§29 大地之音/Gaia-Onbashira 1998
Onbashira是日本長野每7年舉辦一次的道統祭典,此專輯就是以這個Onbashira為創作藍本,Onbashira最早記載于1200年前的古事紀,整張專輯象是一部古老的長篇史詩 彌漫著抽象的智慧。
§30 宋家三姐妹 1998
同名電影主題音樂,獲得香港金像獎 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開首的鐘聲不是類比的音色,而是真實地千年編鐘的聲音,主題音樂大氣磅因礡 深受樂迷尤其是中國樂迷的喜愛。
§31 Thinking of You 1999
一次喜多郎家中水管破裂 涌起的水把喜多郎的一架老鋼琴浸壞,傷感的喜多郎由此想了很多,這也就是Thinking of You 的由來,專輯封面就是浸壞的老鋼琴,Thinking of You 喜多郎20世紀壓軸之作,第43屆格萊美最佳新世紀音樂大獎優勝大碟。
 

本篇發表於 音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